克洛普引援名单曝光,这丫真的打算挖空德甲吗

姆希塔良续约-姆希塔良过去在德甲也许是MVP

凤凰体育 10-11 08:28

克洛普与利物浦签订了三年的合同,面对罗杰斯留下的阵容,渣叔也将会按照自己的理念进行改造。英国媒体《footy10》也对克洛普未来的引援进行了一番预测,多特核心小火箭罗伊斯的名字也出现在了名单中。

[10] 马尔勒(美因茨)

克洛普以球员与教练的身份在美因茨队待了11年,他也受到了这个俱乐部所有人的尊敬。美因茨在新赛季的德甲联赛中表现中规中矩,但是其队内的中场球员马尔勒的表现却十分高光,他在前8轮联赛中攻入6个进球。出众的进球能力能够极大的提升红军的进攻线实力。

[9] 比当古(科隆)

在多特执教期间,克洛普对这位年轻的左中场就非常欣赏,而在新赛季比当古转会到科隆队后也发挥出色,在德甲联赛中贡献了2个助攻。在德国媒体眼中,比当古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左边锋,他在球场上拼劲十足,与前荷兰国脚库伊特十分相似。

[8] 罗伊斯(多特)

在克洛普的手下,小火箭罗伊斯成为了欧洲足坛的巨星,虽然已经与多特续约,但是如果得到自己的伯乐克洛普的召唤,罗伊斯来到红军并非天方夜谭。

[7] 斯文-本德(多特)

斯文-本德在新赛季并不受多特主帅图赫尔的关注,德甲联赛开赛至今只为球队出战3次,上场时间只有98分钟,本德在今夏本有加盟热刺的机会,但是交易却在最后一刻被取消。在多特不得志的斯文-本德在红军阵中可与埃姆雷-詹组成黄金搭档,在克洛普比较喜欢使用的4231阵型中应该有一席之地

[6] 格策(拜仁)

格策在克洛普的力挺下成为了多特的主力球员,这才让他有了加盟拜仁的机会。离开多特后,格策在拜仁虽然出场时间不少,但是却很难在重要比赛有出场的机会。今夏,格策与尤文联系在了一起,而随着克鲁普执教红军,这位德国金童也有望来到安菲尔德效力。

[5] 姆希塔良(多特)

姆希塔良在新赛季表现出色,在代表球队出战的10场比赛中打入5个进球,并且贡献了3个助攻,出色的发挥让其成为图赫尔手下的绝对主力。在英国媒体看来,利物浦的中场也需要这样一位状态爆棚火花四射的球员,虽然图赫尔很难卖掉亚美尼亚人,但是有克洛普,一切都有可能。

[4] 奥巴梅杨(多特)

在克洛普的手下,奥巴梅杨这位曾经在米兰被视作水货的前锋在德甲赛场扬名立万,在新赛季的德甲联赛中,这位加蓬前锋更是状态高光,8场联赛打入10个进球。奥巴梅杨的速度飞快,他如果加盟红军将会给本特克带来巨大的帮助。

[3] 扎卡(门兴)

扎卡在克洛普的眼中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场之一,他拦截能力出色,大局观强,分球能力顶尖。在新赛季的德甲中,出战8次,打入3个进球,也显示了极强的进攻能力。

[2] 福兰德(霍芬海姆)

克洛普一直是福兰德的粉丝,在执教多特期间就多次对福兰德报价,在克洛普的眼中,福兰德是莱万在多特的绝佳替代者。新赛季,福兰德在8场比赛中打入5个联赛进球。

[1] 苏博蒂奇(多特)

在克洛普执教红军后,英国媒体就曝出了苏博蒂奇将会加盟红军的消息。虽然苏博蒂奇在今夏与多特续约,但是这位27岁的中卫却不在图赫尔的计划,在本赛季联赛中仅出场一次。

哈弗茨潜在下家全解析:“德甲巨人”虽领跑,但巴萨或许更适合他

近期的德国足坛,有着“德国帝星”之称的 凯-哈弗茨 的状态异常出色。

在复赛之后的4场德甲比赛中,这名勒沃库森球员已经疯狂地斩获了5粒进球;而他总共打入的35粒德甲进球——这也使他成为了德甲 历史 进球最多的U21球员。

在这样的耀眼发挥下,这名德国帝星的下家问题,自然也成为了国际足坛转会市场的“风暴眼”。

下面,笔者将会对哈弗茨最有可能加盟的4大豪门各自的优劣势进行分析。 拜仁、皇马、切尔西和巴萨这4家豪门,究竟哪家将他引进的概率最大呢?

众所周知的是,近些年的德甲联赛已经逐渐形成了“ 中下游球队→欧冠级别球队(门兴、药厂、狼堡……)→多特→拜仁 ”的固定转会链条。而倘若这名“德国帝星”直接从勒沃库森“跳级”加盟拜仁——这也并不违背这一德国足坛的“金科玉律”。而作为未来德国国家队的中场核心,对哈弗茨的引进自然也符合拜仁一心打造的“ 拜仁=德国队 ”的球队文化。

而具体阵容方面,在两名租借球员库蒂尼奥已确定离队、佩里西奇前途未卜且已过而立之年的情况下,“德甲巨人”自然也需要一名可边可中的核心,为球队的中场添砖加瓦。

此外,最近5场比赛顶在中锋位置大放异彩的哈弗茨,同样很可能是未来拜仁和德国国家队中锋位置的最佳人选。暂且不说,“德国战车”近些年常年缺少的优秀中锋,下赛季的莱万也将达到32岁高龄。如果加盟“德甲巨人”后的哈弗茨能够得到这名波兰神锋的言传身教,此举岂不是一举两得?

而尽管处于强势领跑的地位,但在将其引进这件事上—— “巴伐利亚巨人”却同样可能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疫情之下,德甲联赛“饱受诟病”的“50+1”政策,自然会使得包括拜仁在内的多支德甲俱乐部承受很大的经济压力。

其次,倘若真的在与皇马和切尔西等顶级豪门的竞争中将其拿下,“德甲巨人”掏出的转会费很可能远超8000万欧元,并将助哈弗茨一举登上“德甲标王”的宝座—— 如此大手笔的引援操作,似乎有悖于拜仁在转会市场的一贯风格。

最后,球队去年夏窗重金引进的 卢卡斯-埃尔南德斯 ,本赛季却并没有打出身价,反倒是“**”阿方索-戴维斯的发挥更加吸引眼球——拜仁 体育 总监萨利哈米季奇的业务能力,也曾在本赛季引发过很大争议。

除坐拥“天时地利”的拜仁外,“不差钱”的皇马——自然也成为了哈弗茨第二有力的争夺者。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俱乐部,“银河战舰”的冠军底蕴和欧冠保障,同样能对这名德国帝星形成很大的吸引力。

而哈弗茨加盟皇马的问题则在于: 从位置和技术特点上看,他并不是“银河战舰“亟需引进的“必需品”。

考虑到皇马人才济济的边锋储备(贝尔、阿扎尔、维尼修斯、罗德里戈、阿森西奥、迪亚斯……),哈弗茨显然不太可能在皇马的边路“驰骋沙场”。因此, 中锋 中场 位置才是哈弗茨的“主战场”。

而尽管凭借异常精准的射术,近期顶在中锋位置的哈弗茨进球效率极高。但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 利用身体和背身拿球能力,这却并不是这位当红小生的强项。

而皇马的中场方面,“典礼三中场”中,防守型中场卡塞米罗和B2B型中场莫德里奇在防守中的硬度和奉献,显然是哈弗茨难以提供的;而尽管与克罗斯类型和技术特点相仿,但考虑到“托尼老师”的年龄并不算大—— 卡塞米罗和莫德里奇的位置,才恰恰是皇马应该通过引援补强的。

因此,哈弗茨与皇马在位置上并不合适——除非“银河战舰”能够说服克罗斯做出一定程度的牺牲。

而在身体对抗和背身拿球能力亟待加强的情况下,哈弗茨能否适应英超单点对抗的强度和频率——这同样也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从而为他加盟切尔西的前景,撒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

尤记得,曾在一个赛季中为多特交出“23进球+24助攻”这样疯狂数据的姆希塔良,他在以4200万欧元转会费加盟曼联后,却立即陷入了委顿,并在数据上迎来了大幅度滑坡。短短一年半后便被“红魔”交换到阿森纳效力的他,至今已然转战罗马——而在身体对抗强度不高的意甲,本赛季这位脚下频率并不快的亚美尼亚球星,才终于找到了自己在“大黄蜂”效力时的状态。

此外要知道:近几个赛季在德甲大放异彩的桑乔,当年也并未在曼城一线队获得过任何出场机会。

应该说,身体条件异常出色(身高189cm、体重82kg)的哈弗茨,显然具有适应英超的潜力。但在并未接受合理利用身体方面培训的情况下—— 现在显然并不是一个前往英超的好时机。

其实,在笔者看来: 巴萨或许才是最适合哈弗茨的下家。

首先,“加泰巨人”深入骨髓的传控战术,正好能够与哈弗茨善于盘带和做球的风格无缝衔接。

此外, 巴萨的中场配置同样问题很大。

本赛季, 布斯克茨 已然展露出部分“未老先衰”的可能,他也正是在塞蒂恩上任后才逐渐找到状态的;花费巴萨7500万欧元天价从阿贾克斯引进的 弗兰基-德容 ,他对巴萨战术体系的适应程度,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出色;最后,两名而过立之年的球星 比达尔 拉基蒂奇 大概率将于今夏离队,梯队天才 普伊奇 又年龄尚小—— 因此,目前的巴萨中场正处于一种亟待补强的情况,并为哈弗茨的加盟清除了很大“阻力”。

更何况,这名年仅20岁的德甲帝星还有一个“儿萨梦”。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他曾亲口透露:

“巴塞罗那一直是我儿时最喜欢的俱乐部。当年,我的房间里贴满了巴萨的海报。”

话虽如此,在拜仁已确定让库蒂尼奥“打道回府”的情况下,下赛季的巴萨还将继续承担这名巴西边锋的天价年薪。疫情之下,多家豪门的财政收入都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猛烈冲击—— 这自然也使巴萨签下哈弗茨的可能性迎来剧烈下调。

总结一下的话,对于哈弗茨的下一站:

● 尽管拜仁强势领跑,但是为一名年轻球员砸出“8000+”万欧元的天价转会费——这似乎并有悖“德甲巨人”在转会市场的一贯风格。

● 虽然财大气粗的皇马有钱将他签下,但从位置上来说——哈弗茨在“银河战舰”的未来实在难言乐观。

● 连续“冷静”了两个转会窗口的切尔西,自然也具备足够的财力将其签下,但英超联赛“高强度、重对抗”的比赛风格——显然并不适合现在的哈弗茨。

● 而尽管巴萨或许才是最合适哈弗茨的下家,但“库鸟”灰头土脸地归队——自然又为这位当红小生的转会撒下了层层阴霾。

拜仁是德甲毒瘤还是促进了德甲发展,没拜仁的德甲会比现在好还是不如

胡梅尔斯从多特加盟拜仁

随着多特蒙德和拜仁2016年5月10日先后宣布胡梅尔斯转会的消息,多特队长的转会大戏也迎来了最终的结局。出自拜仁青训营的胡梅尔斯将回到母队,与博阿滕和诺伊尔组成德国国家队级别的后防组合。据德国媒体的消息,拜仁为胡梅尔斯掏出了3500万欧元左右的转会费。加上此前的格策和莱万多夫斯基,拜仁过去三年已经从主要对手多特蒙德阵中签下三名核心级别的球员。有人认为这是在“伤害”德甲,但也有人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

从药厂三杰到多特三杰

泽-罗伯托和巴拉克同年从药厂转投拜仁

过去14年拜仁已经从德甲其他参加欧冠的球队阵中签下14名球员,如今多特蒙德的情况就和本世纪初的勒沃库森有相似之处:同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样获得过欧冠亚军,也同样在杀入欧冠决赛之后不久的赛季就一度徘徊于降级区。2001-2002赛季勒沃库森获得“三亚王”,就在那个夏天,拜仁从药厂阵中签下了泽-罗伯托和巴拉克两员大将;2004年夏天,巴西后卫卢西奥也转会拜仁,三位老队友在拜仁重聚。这三名球员在加盟拜仁之后,也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多特蒙德的三名队友同样在拜仁重聚,这也令人回想起了当年的“药厂三杰”。

克洛泽从不莱梅转会拜仁

除了勒沃库森和多特蒙德这两支球队之外,曾经连续5年参加欧冠的不莱梅队也有3名球员转会拜仁。最著名的无疑是克洛泽,K神当年还因为私自接触拜仁俱乐部一事向俱乐部管理层和球迷道歉。此外诺伊尔和戈麦斯两位德国国脚,以及范比滕和丹特这两位在德甲打出良好表现的外籍中卫,也都是从当赛季打入欧冠的德甲球队转投拜仁的。虽然这些俱乐部在把球员卖给拜仁获得转会费之后,也引进了相应的替代者(比如姆希塔良和奥巴梅扬),但不少人认为拜仁这么做还是削弱了主要对手的实力。

拜仁“伤害”德甲?

多特上次捧起德甲沙拉盘还是5年前

对于拜仁从主要竞争对手阵中引进球员的做法,反对的声音不在少数。有人就在《世界足球论坛》网站评论道:“德甲曾经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联赛,但现在愈发朝着拜仁一家独大的方向发展了。在争冠的激烈程度方面,德甲一度能和英超相提并论,但如今正在快速沦为拜仁垄断冠军的联赛。”这一说法乍一听有些夸张,毕竟英超是以竞争激烈而著称的。但从21世纪以来两大联赛的冠军球队数来看,英超有5个冠军(曼联、阿森纳、切尔西、曼城、莱斯特),德甲同样是5个(拜仁、多特蒙德、不莱梅、斯图加特、沃尔夫斯堡)。其中夺冠次数最多的曼联为16年7冠,拜仁则是16年10冠。

这四人中只剩罗伊斯留在多特蒙德

从统治级球队的表现来看,拜仁在德甲当然比曼联在英超优势更大。不过能有5个不同的冠军,也说明德甲绝非水一潭。英超有曼城最后一分钟夺冠的神迹,德甲也有帕特里克-安德森最后时刻的任意球绝杀夺冠,冠军大戏持续到最后一两轮的情况至少有5次。但德甲除拜仁外的其他球队都难以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不少人认为这就和拜仁的“挖角”有关。法兰克福主席布鲁赫哈根就表示:“拥有博阿滕和胡梅尔斯的中卫组合,拜仁将会扩大他们的优势,第二名的多特蒙德则失去了胡梅尔斯——这对德甲来说并不是个好的决定。”

瓦茨克曾表示拜仁在摧毁多特

《每日邮报》的名记马丁-萨缪尔也谈到了此事:“如果拜仁总是挖角德甲联赛第二好球队中的核心球员,他们怎么会被击败?但是问题是,拜仁会在德甲实现统治,但是如果是在英超,他们做不到。”当莱万加盟拜仁时,不少人认为这是终结德甲悬念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在多特2015-2016赛季表现非常强势的情况下胡梅尔斯又选择投奔拜仁,这一论点又要被拿出来谈论一番了。多特CEO瓦茨克也曾抱怨称:“拜仁在摧毁多特。”根据《体育》2014年的报道,因为鲁梅尼格公开讨论罗伊斯的毁约金问题,当时瓦茨克做出了与鲁梅尼格“断交”的决定。

生意就是生意,其他豪门也挖

勒沃库森当时没把比达尔卖给拜仁

尽管拜仁的“挖角”引起了不少非议,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这就是正常的转会交易,不必大加挞伐。勒沃库森体育总监沃勒尔就不认同瓦茨克的“拜仁摧毁德甲”的言论:“拜仁一直都希望得到好的球员来增强实力,他们需要世界级球星,就像皇马所做的那样。他们也有这个经济实力,生意就是生意。虽然他们也曾从我们这里带走过巴拉克和泽-罗伯托,但这都是符合规则的引援,不过在比达尔和本德的问题上我们获得了成功,留住了他们。多特蒙德的情况不太一样,格策是因为有解约金,而莱万则是自由转会。”当年比达尔希望转会拜仁,但药厂CEO霍尔茨豪泽明确表示不会把比达尔卖到拜仁,最后智利球星去了尤文图斯。

从德甲球队转会国外的部分球员

球员追求更多的冠军奖杯和更高的薪金待遇是很正常的现象,在足球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拜仁在赛场内外取得的成功也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资金来吸引球员。药厂和多特蒙德高层都曾表示,在球员薪水方面无法与拜仁竞争。对于在德甲踢球的球员来说,愿意留在德国是很自然的选择,而如果要追求更好的待遇和冠军机会,选择拜仁也不难理解。正因为薪金待遇难以与豪门匹敌,其他德甲球队想要留住自己的球员也并不容易,即便拜仁不挖也会有其他豪门出手。像罗西基、范德法特、厄齐尔、赫迪拉、默特萨克、迭戈、沙欣、贝尔巴托夫、德布劳内、香川真司、哲科、许尔勒、特尔施特根等球员,就选择了加盟皇马巴萨或者投奔英超。

70年代杀入欧冠决赛的门兴,也很难留住核心阵容

克洛普曾表示多特蒙德不是一个能留住球员的俱乐部:“总是会这样,我们最优秀的球员往往到了一定时候就会选择离开。”那么假如拜仁不挖人呢?1970年代的门兴格拉德巴赫就是一个例子。在1969-1977年的8个赛季中,门兴5次夺得德甲冠军,压倒了拜仁的3次,还在1976-1977赛季杀入欧冠决赛。这段时期内门兴没有将任何球员出售给拜仁,但核心内策尔、两大德国主力国脚邦霍夫和施蒂利克,以及获得过金球奖的阿兰-西蒙森都选择了投奔西甲。门兴并不想把西蒙森卖给巴萨,但他等到合同到期之后还是转投国外。而福格茨、海因克斯等一些核心成员,则选择留在球队。这也就像沃勒尔所说,有的留下球员的努力失败了,有的则成功了。

正如多特名宿里德尔所言,德甲的其他球队很难与拜仁比较,他们总是希望获得最好的球员。这些事情确实会发生,或许未来还会继续,但你很难阻止这一切。挖角竞争对手,这对被挖角的球队肯定有伤害,但这也是足球转会中的一部分。

为什么阿森纳连续八个赛季无冠,温格还能坐稳主教练

至于阿森纳连续八个赛季无冠,教授温格还能坐稳枪手的教练无非以下几点。

第一点:这八个赛季虽然都没有冠军,但是阿森纳还是一直稳居英超前四的,年年都是有欧冠资格的,而且每年的欧冠小组赛都能出现。虽然无冠,但稳定性还是不错的。只有2016-2017赛季阿森纳的英超成绩排在第五名,从而失去了欧冠的资格。持续的稳定性战绩是阿森纳八个赛季无冠,温格还稳坐主教练的原因之一。

第二点:就是温格执教阿森纳至今已经20年,其技术足球的战术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枪迷心里还是支持温格的,他的漂亮足球也俘虏了很多球迷的心,反之穆里尼奥虽然战绩不错,但仍然有很多球迷不喜欢。技术足球也是俱乐部和球迷追求的,而温格的足球理念也深入枪迷的心,所以这点也是温格八年无冠仍稳坐教练的原因。

很多枪迷都是从上图时期开始喜欢阿森纳,喜欢温格的,因为爱所以爱一直。

第三点:就是虽然八年无冠,这最主要的原因不在温格,而在于俱乐部。说土了就说金钱的问题,在现在的市场经济的足球环境下,没有钱就没有冠军。阿森纳为了省钱,为了建了一座酋长球场,温格好几年卖掉队长,这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这十年温格为了球队省钱不买巨星还连年卖队长建了一座酋长球场,穆里尼奥花了一座酋长球场,这种投入和球队的最终成绩是有关的。所以说温格为了建一座酋长球场,俱乐部没有大投入,即使八年无冠,温格还稳坐教练的最大原因之一。

第四点:就是历史战绩彪悍,英超前十年冠军,曼联7个,阿森纳2个,布莱克本1个。在这十年之后阿森纳还创过不败纪录,后面还进过欧冠决赛呢!说的就是那个意思,英超25年,弗格森在位21年,这当中前半段真正有对他发起挑战并形成威胁的教练只有温格。所以即使八年无冠,温格还稳坐教练的原因之一,因为枪迷信教授,信温格和阿森纳能重生。

或许阿森纳和温格在这个冬季转会后,要换一个活法。从续约欧洲助攻王厄齐尔,换来德甲MVP及助攻王姆希塔良,挖来德甲金靴奥巴梅杨开始,今后得阿森纳和温格值得期待,期待我厂再续辉煌。八年无冠,不是温格的错,有了球场,枪手将浴火重生。

阿森纳2013年的时候是最低谷的时期,联赛冲冠无望,联赛杯早已出局,八年无冠的噩梦笼罩着阿森纳,一年复一年。但是即便如此,阿森纳也没有考虑过要解雇温格。

那个时候无法夺冠还真的不是温格的锅,温格多次强调过“不可能用11人阵容支撑整个赛季”,一旦进行局部轮换,弱点就很快暴露,球队的阵容就无法与其他几个豪门相比,那么能够拿到欧冠资格,已经算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了。

温格让阿森纳避免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命运,建起了一座对俱乐部财政经营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球场,同时保证了球队能一直参加欧冠,相当不可思议。

那些年曼城挖了不少阿森纳大将,就是挖不走他这位主帅。皇马、拜仁、大巴黎都曾经和温格联系在了一起。要知道,如果去了上述各队,温格可以在年年夏天的转会市场上砸出1亿去买人,也有更大的机会去赢得欧冠,但是他没有这么做。我们可以不记得有几个球员在阿森纳终老,但是我们不会忘记温格对这支球队的全部贡献和意义。

温格的理念是美丽足球。他说:“我一直崇拜那些不只是为了赢而赢、而是更愿意以某种方式去赢的人。”所以即便成绩不佳,但是阿森纳依旧是踢法最好看,收获球迷最多的球队。阿森纳不可能总是赢,但他们可以总是尽力踢得好、踢得赏心悦目,至少输也输得有意义。

8年无冠也没人否认温格在阿森纳做出的杰出工作,也没有人会忘记温格,他会成为一个传说。其实他已经是传说了。

而从阿森纳高层的角度,大股东克伦克其实并不在意球队的成绩,能挣钱就行。而其他的领导层,个人猜测还是不舍温格曾留下的成绩,也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温格还能拿到好的成绩。同时,我们不怀疑俱乐部上上下下对温格的感情。

平心而论,温格在阿森纳不只是一位教练,更是一位教父。可以说他给俱乐部挣出了一座球场,而且每年都能保证欧冠资格,还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球员。对比穆里尼奥呢,如果换了这样的教练,恐怕俱乐部要拿出修建一座球场的钱来供他挥霍,到头来还未必有冠军。

另外一点因素,相信枪手高层也看到了弗格森退休后,曼联多年的动荡。对于任何一个执教一家俱乐部超过20年的教练,换掉他后给球队带来的动荡,都是短期内无法消弭的,不管新上任的是谁。

最后,恐怕阿森纳高层也没有找到温格合适的接班人,毕竟大多数名帅都有工作,赋闲在家的,还要面临着其他俱乐部的竞争。而目前以阿森纳的财力和成绩,以及人员配置,他们在竞争上没有什么优势了。

德甲球队在欧冠遭英超球队团灭,是“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的竞争力吗?

“50+1”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但是否该考虑撤销该政策目前依然扑朔离迷。

目前欧冠以及欧联杯的第一轮淘汰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的德甲参加欧战的球队,居然只有法兰克福一支球队成功晋级,其余如拜仁、多特等强队均折戟沉沙。在欧冠赛场上,更是出现了拜仁、沙尔克04与多特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英超球队团灭的惨剧。

德甲球队虽然低调,但其在欧战上的竞争力并不弱。德甲球队不仅常年能进入欧冠四强,在2013年还有过拜仁与多特会师欧冠决赛的盛况。仅仅数年,德甲被衰落至此。不少球迷甚至德甲俱乐部的管理者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德甲实行多年的“50+1”政策。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限制,导致德甲球队得不到足够的投资,自然竞争不过其他联赛。

那么,“50+1”政策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限制了德甲球队在欧战上的竞争力?让我们细细道来。

“50+1”政策及其目的是什么?

“50+1”政策的具体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下面这一简化版的规定内容即可:在各德国地区注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球迷会员群体在俱乐部中的投票权必须超过总票数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球迷会员群体实际上决定了俱乐部决策是否能够通过与实行。

首先,“50+1”的意思实际上是指球迷会员拥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而并非真的是51%以上的投票权;其次,这一政策只对职业球队有效,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最后,拥有投票权的并不是所有的球迷,而是成为该俱乐部的会员们。

不过,即使如此,球迷们的意见对于德甲俱乐部的决策也非常重要。即使大如拜仁这样的德甲巨无霸,在遇到如主席选举之类的大事时也必须召集所有会员进行投票。

很显然,“50+1”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俱乐部是球迷们的俱乐部,而不是资本手中的玩具。德国的足球俱乐部和欧洲其他大部分俱乐部一样,最初都是由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在民间足协的组织下聚在一起形成大的联赛,可以说是真正的“源于人民”。为了保证球迷们始终是足球的主导者,这才有了“50+1”政策。

“50+1”政策对德国足球有哪些影响?

在“50+1”政策的保护之下,德甲联赛堪称欧洲乃至全球足球联赛当中的一股清流。即使在西甲、意甲与法甲联赛,仍然有许多小球度因为战绩较差等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球迷,每次主场比赛看台上都冷冷清清。

而在德甲联赛,由于“50+1”政策的原因,球迷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俱乐部与自己的紧密联系,因此几乎每场比赛球场都能坐满,几乎每支球队的主场气氛都堪称魔鬼主场。德甲官方一直骄傲地称自己这里有“最纯粹的足球”,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50+1”政策。

但是,“50+1”政策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限制了资本对于俱乐部的投资。“50+1”政策本身并不限制外来资金的注入,但即使投入再多,由于该政策规定球迷会员群体必须占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投资方依旧无法掌控俱乐部。光投钱但是拿不到决策权,如果真有哪个资本家愿意这么干,那他不应该叫资本家,而是应该叫慈善家了。

除了“50+1”政策,德国联赛还有着全世界最为严格的财政审查制度,基本上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都要做到盈利。如果近几年亏损太多,那就将被毫不留情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德甲俱乐部基本搞不了什么抵押贷款之类的骚操作,再加上“50+1”政策对投资的限制,各德甲俱乐部对财政支出只能严格控制。

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多特蒙德俱乐部。大黄蜂于上世纪末曾经击败尤文图斯拿到过欧冠冠军,那时的多特蒙德兵强马壮,可谓是德甲俱乐部的代表。换做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很有可能就会继续加大投资,把自己的主力队员留住,争取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受困于“50+1”政策,拿不到投资的多特蒙德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硬扛着给主力球员加薪,结果短短两年之内就到了破产的边缘。为了不被勒令降级,多特蒙德只能将自己的训练场以地皮的形式卖掉,之后再租回来使用。如此挣扎了十年的时间,多特才将自己的训练场赎回,并等到了自己的下一段辉煌。

另一个例子就是德甲“班霸”拜仁。拜仁慕尼黑由于经常从德甲其他球队买人,因此落了个“挖掘机”的恶名。然而,在财大气粗的“西超”与英超球队面前,拜仁也只能算个中产阶级。年年花几亿欧元的皇马巴萨与曼市双雄自不必多说,就连一向以抠门著称的阿森纳,其转会支出也经常比拜仁要多......

在这个身价上亿的时代,拜仁的引援身价记录依然是哈维-马丁内斯的4000万欧元,德甲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本赛季拜仁被淘汰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阵容严重老化而无力及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说“50+1”政策削弱了德甲球队的竞争力,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取消“50+1”政策?德国球迷们可能不答应。

既然“50+1”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投资,那为什么不向德甲官方提议取消它呢?事实上,关于“50+1”政策是否该被取消的讨论几乎每个赛季都有,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本地球迷对该政策的大力支持。

之前我们已经说到过,正是因为“50+1”政策的保护,使得德国球迷始终是当地俱乐部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一政策,资本必然会大量进入德国的足球市场,那么球迷对俱乐部的投票权也将迅速失去。正因如此,自“50+1”政策诞生的第一天起,广大的德国球迷就成为了它最坚实的天然盟友。

德国球迷不仅不希望自己的俱乐部成为资本家的玩具,对于其他试图破坏“50+1”政策的俱乐部,他们也会自发地排斥甚至痛恨。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绕开“50+1”政策的规定,莱比锡红牛俱乐部的球迷会员名额只有八人,并且八人都是在红牛公司持有股份的高管或老员工,这样一来红牛公司实际上对莱比锡红牛有着100%的决策权。

对于这样一支破坏传统的球队,德国球迷们表现出了充分的痛恨。自莱比锡红牛还在低级别联赛开始,这支球队的比赛就充满了不平静。对手的球迷不仅会对他们辱骂整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不只一次有人在莱比锡热身的草皮里撒铁钉!德国球迷对“50+1”政策的维护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有部分球迷对于取消“50+1”政策持积极态度(尤其是新生代的德国球迷们),但总体来说,反对的声音还是占到了大多数。在球迷们如此激烈的反对之下,即使许多德甲俱乐部都提出过取消“50+1”,但最终也只能作罢。

有没有办法绕开“50+1”政策?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德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需要遵守“50+1”政策。“50+1”政策中有一条豁免条款:如果一支球队在该政策执行之前已经由同一投资者连续投资20年,那么该球队就可以不用遵守“50+1”条款。

比如勒沃库森,这支外号为“药厂”的俱乐部是由著名制药公司拜耳集团成立的,它最初其实就是拜耳员工组成的“厂队”;而沃尔夫斯堡是由大众集团成立的“厂队”。这两支俱乐部在“50+1”政策执行之前就已由各自的公司投资超过20年,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守“50+1”政策。当然,现在拜耳集团与大众集团基本也不怎么投资了,这两支球队基本是盈亏自负。

前面我们说过,“50+1”政策只适用于职业球队,即德甲与德乙俱乐部。那么,如果一支由资本投资的球队升上了德乙甚至德甲,那又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德丙甚至更低级别的俱乐部有什么好投资的?但这样奇葩的情况却真的出现了,还出现过两次:

第一支球队是霍芬海姆。霍芬海姆原本只是德国一个小村镇的低级别球队(这也是其绰号“霍村”的来历),但在当地老板霍普的大力投资下,霍芬海姆完成了联赛级别的三连跳,并于08年升入德甲联赛。

当霍芬海姆于07年升入德乙时,德国足协就有些头痛了:霍普是从1989年就开始投资霍芬海姆了,那时候的霍芬海姆甚至只混迹于德国第四级别联赛,自然不用遵守“50+1”政策。现在他们升上来了,要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话语权,总有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然而,德国足协仅仅施了一下压,霍村的球迷们就先倒戈了:他们组织集会,主动要求老板霍普放弃对俱乐部的投资!在一番沟通之后,霍普保留了49%的决策权,但这位投资俱乐部将近20年的霍芬海姆本地人估计也寒心了。从此以后,他对霍村的投入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例子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莱比锡红牛。为了绕开“50+1”政策,红牛集团也是从低级别就买下了莱比锡这支球队,并用八名红牛员工组成了所谓的球迷会员团体。除此之外,为了规避德国足协不允许在队名中体现商业元素的规定,红牛集团将队名中的缩写“RB”解释成了德语中的“RasenBall”,即“草地球”。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个“RB”实际上是英文“RedBull”的缩写。

是否真的有必要取消“50+1”政策?

说一千道一万,之所以在几乎所有德国球迷都反对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俱乐部想要摆脱“50+1”政策的制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由于没有投资,即使是拜仁这样的豪强也经常在转会市场上受制于人,更不用说其他的德甲俱乐部了。

近几年来,从德甲被挖走的顶级球员数不胜数,如姆希塔良、奥巴梅扬、萨内与比达尔等;但从其他联赛加盟德甲的却都只是格纳布里、科曼、巴舒亚伊与帕科等差一级别的球员,唯一可称得上巨星的J罗目前还只是租借,拜仁为了从皇马买断他甚至有可能花费一整个夏窗的预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德甲是全世界财政最健康的联赛之一,这和各俱乐部由于“50+1”政策养成的良好习惯不无关系。意甲与西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俱乐部陷入财政危机,轻者降级,重者甚至直接重组,但在德甲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除了取消“50+1”政策,其实德国足协也在想办法提升整个德国联赛的商业化程度。众所周知,英国俱乐部之所以那么有钱,最大的原因其实不是俱乐部老板投资多,而是整个联赛的转播分成多。

以2017/18赛季为例,当年的收视曼联分到了1.9亿欧元的转播权收入,而垫底的西布朗也拿到了1.1亿欧元。可以说,对于大部分英超球队来说,土豪老板并不是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原因,电视转播费才是。

那德甲的情况如何呢?其实在2016/17赛季,拜仁足足拿到了9600万欧元的转播分成,整个德甲的转播权分成超过10亿。虽然这些数字比起英超来还是少,但相比之前的德甲已经好太多了。要知道,在拜仁勇夺三冠王的2012/13赛季,他们的转播分成只有可怜的2500万欧元,整个德甲加起来也只有4亿欧元!在五年之内,德甲的转播权分成已经涨到了之前的2.5倍。

这一数字虽然不能与英超相比,但已经和西甲联赛很接近了。2017/18赛季,整个西甲联赛的转播权分成为15亿,并且三支降级队加起来只拿了3000万欧元左右,而德甲转播收入最低的球队都差不多能拿到这个数字。

总结:德甲不缺投资,缺的是慢慢积累的耐心。

资本并不是傻子,如果有资本愿意进行长时间的投资,唯一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图。英超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大老板,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高额的商业回报。而德甲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电视转播分成的数额也大幅度上调了,既然如此,那还需要资本的注入干什么呢?

德甲各队能拿到的转播分成相比西甲来说更加均衡,大家能拿到的总额也在慢慢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多积累几年,将目前拿到手的资金进行妥善的运转,德甲各俱乐部的账面资金肯定会增长不少。德甲各俱乐部之所以抱怨“50+1”政策,不如说是对隔壁联赛疯狂烧钱的羡慕。其实只要有耐心,德甲早晚也能在转会烧钱榜上与各大联赛一争高下的。